目前分類:人際 (5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 

第一節  焦慮與心理防衛機制

第二節  異常行為

第三節  心理防衛機制、異常行為、與人際關係

 

第一節  焦慮與心理防衛機制

. 焦慮 

. 焦慮與心理防衛機制

 

. 焦慮

指個人對任何會威脅到自我的情境或環境所產生的反應,是由緊張、不安、焦急、憂慮、擔心、恐懼等感受交織而成複雜的情緒狀態。Freud 將焦慮分為三類:

1. 客觀焦慮(objective anxiety

2. 道德焦慮(moral anxiety

3. 神經焦慮(neurotic anxiety

 

1.客觀焦慮(objective anxiety

面臨一個實際問題時,所產生的情緒反應,稱之為客觀焦慮。

其來源,主要是外在世界的危險或威脅;當個人能夠成功地應付這些外在事件後,焦慮狀態即會消除。

 

2. 道德焦慮(moral anxiety

當個人的實際行動或想法,與個人的超我(superego)相互衝突時,所產生的罪惡感,即是道德焦慮。

 

3. 神經焦慮(neurotic anxiety

Freud認為,個人的潛意識中,具有性的衝動與攻擊的衝動,當這些原始的衝動,受到外在的壓抑而產生衝突時,會導致個體緊張不安,而形成莫名的焦慮,即所謂神經焦慮。

 

 

. 焦慮與心理防衛機制

焦慮是相當具威脅性的情緒狀態,因此,個人會設法加以改善。

克服焦慮的方法,可分為兩種:

第一種是適應性策略(adaptive devices

另外一種就是不良的適應策略(maladaptive advice),也就是心理防衛機制(defense mechanism

 

 心理防衛機制 主要可分為下列幾種:

1. 合理化(rationalization

2. 反向作用(reaction formation

3. 轉移作用(displacement

4. 投射作用(projection

5. 潛抑作用(repression

6. 理智作用(intellectualization

7. 認同作用(identification

8. 昇華作用(sublimation

9. 補償作用(compensation

10. 退化作用(regression

 

1. 合理化(rationalization

當個人面對引起焦慮的事件時,試圖為該事件提供看似理性、合理、且為社會所接受的解釋,即以「好理由」代替「真理由」。

 

2. 反向作用(reaction formation

自我為了控制或防衛某種不被允許的衝動或想法,而做出與衝動或想法相反的行為。

 

3. 轉移作用(displacement

個人對某人、或某事物的負向情緒,轉移到較不具威脅性的人或事物上,尋求發洩。

 

4. 投射作用(projection

個人將自己內心不被社會接受的想法,加在別人身上,認為是別人具有這種想法。

 

5. 潛抑作用(repression

個人壓制自己痛苦的經驗、記憶、欲念、或衝動,使它們存留在潛意識之中,以免形成焦慮、恐懼、或愧疚等情緒壓力。

 

潛抑作用與抑制(suppression)或自我控制(self-control)不同,後兩者是指個體有意識地控制自己,以免不被社會認可的欲念或衝動,表露於外;而潛抑作用則是在無意識的情況下,進行壓抑的活動。

 

6. 理智作用(intellectualization

個人完全以理性的態度,面對帶有情感的情境,避免因為自己感情的涉入,而產生焦慮或痛苦。

 

7. 認同作用(identification

當個人無法獲得成功或滿足時,便模仿其他成功的人,或將自己比擬為成功者,藉此在心理上分享成功者的快樂,而使個人因挫折而產生的焦慮,能夠消除。

 

8. 昇華作用(sublimation

個人將不被社會認可的動機或欲念,以符合社會標準的方式表現出來。

 

9. 補償作用(compensation

當個人無法達成自己所追求的目標,或者在某些事情上,遭遇失敗時,他們可能會轉而從事其他能夠成功的活動,使自己嚐到成功的滋味,藉以彌補因失敗而喪失的自尊與自信。

 

10. 退化作用(regression

當個人遭遇挫折時,以比較幼稚的行為或想法,來應付挫折的困境,藉此引起他人的注意,或博得同情,達到降低焦慮的目的。

 

共同特徵:

(1)它們都是在潛意識中進行,因此,個人並不知道自己正在進行此種防衛策略;

(2)它們都是藉由扭曲、偽裝、或否認事實,來減輕個人的焦慮或罪惡感,並試圖維持自尊。


第二節  異常行為

DSM-Ⅳ分類系統中,六種主要的心理疾病

.焦慮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情感性異常行為

.身體化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精神分裂症

.解離症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人格障礙

 

. 因焦慮而產生的異常行為

 (1)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s

ο以焦慮、緊張、不安為主的心理異常。

ο根據DSM- 的分類標準,焦慮症又可分為恐懼症、恐慌症、強迫症、泛慮症等。

 

1. 恐懼症(phobias

ο個人對某特定的物體或情境,呈現出無法克制、不理性的恐懼,而個人害怕的物體或情境,並不會構成實際的危險。

οDSM-Ⅳ將恐懼症分為三種:單純恐懼症(simple phobia)、社交恐懼症(social phobia)、懼曠症(agoraphobia)

 

2. 恐慌症(panic disorders

ο個人會重複、突然地發生恐慌狀態,而且它的頻率必須在四星期中至少發作四次。

 

3. 泛慮症(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s

ο泛慮症是一種慢性的(至少維持六個月以上)、不實際的、或過度的擔憂,亦即傳統上所謂的漂浮性焦慮(free-floating anxiety)。

 

4. 強迫症(obsessive-compulsive disorders

ο主要的特徵是個人無法控制或去除重複性的、不理性的想法與行為,使自己深受其苦。

ο可分為:

ο強迫性想法(obsession):是指某種不理性、負向、無法克制的想法或感覺,持續地盤據在腦海中。

ο強迫性行為(compulsion):是指個人無法克制不斷地做某些重複的動作。

 

5.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osttr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)

ο重大的創傷事件

ο不斷地重複這些痛苦事件的經歷、影像及想法。

ο持續反覆體驗痛苦經歷,無法自拔。其他相關症狀還有事件發生當時或以後一段時間內呈現疏離、麻木、失去自我感和情緒反應,並且不斷地做惡夢驚醒,當接觸相關事物時,則陷入無底的痛苦中,常常呈現過度警覺和容易受到驚嚇的狀態等等。

 

(2)身體症somatoform disorders

ο身體症是指以焦慮為基礎的神經質行為型態,患者抱怨有各種的身體症狀,但卻沒有「生理上」或「器官上」的病因,主要是由心理原因所形成。又可分為:

1. 慮病症(hypochondriasis

2. 轉化症(conversion disorders

 

1. 慮病症(hypochondriasis

是指一個人過分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,經常擔心或懷疑自己罹患某種疾病。

 

2. 轉化症(conversion disorders

轉化症早期稱為歇斯底里症(hysteria),主要的特徵是身體某部份失去功能、或失去控制,但找不出任何「生理上」或「器官上」的病因。

 

(3)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rders

解離症係指一個人因為遭受心理挫折,而呈現出局部的記憶喪失、夢遊狀態、人格變化或昏厥等症狀。

主要目的,是使自己逃離引起痛苦的記憶或情境,以保護自我不受傷害。

又可分為:

1. 心因性失憶症(psychogenic amnesia

2. 心因性迷遊症(psychogenic fugue

3. 多重人格(multiple personality

1. 心因性失憶症(psychogenic amnesia

指因為遭遇重大創傷,而使個人突然喪失與自己有關的記憶,但是他們的語言能力或技能動作,卻仍然存在。

 

具有下列四種類型:

局部性失憶症(localized amnesia

選擇性失憶(selective amnesia

全盤性失憶(generalized amnesia

連續性失憶(continuous amnesia

 

2. 心因性迷遊症(psychogenic fugue

個人壓抑過去的自我認識與認同,而以全新的自我,取代過去的自己。

 

3. 多重人格(multiple personality

個人具有兩種或多種各自完整但又完全不同的人格系統,每種人格都具有獨特的情緒、思考過程、與行為型態。




.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

精神分裂症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疾病,其特徵是對現實有嚴重的扭曲,無法進行正常的社交活動,其思考、知覺、及情緒,是解組(disorganized)及破碎的,並且經常出現怪異的行為。具有下列四種類型:

妄想型paranoid type

僵直型catatonic type

錯亂型disorg

jot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非語言溝通

ο非語言溝通的特性

ο非語言溝通的功能

ο非語言的溝通管道:身體語言

ο非語言的溝通管道:副語言

ο非語言的溝通管道:人際距離

ο非語言的溝通管道:時間行為

ο穿著

 

□非語言溝通的特性

ο非語言溝通是較模糊的

ο非語言溝通是連續不斷的

ο非語言溝通是多重管道同時進行的

ο人們比較相信非語言的訊息

□非語言溝通的功能

ο重覆 ο加強 ο補充

ο規範 ο矛盾 ο取代語言

 

□身體語言

ο眼神專注 ο臉部表情 

ο肢體動作和姿勢 ο觸摸行為

□副語言

ο音調:聲音的高低

ο音量:聲音的大小

ο頻率:聲音的速度

ο音質:聲音的品質

□人際距離

ο親密距離:0~0.5公尺

ο個人距離:0.5~1.25公尺

ο社會距離:1.25~3.5公尺

ο公眾距離:3.5~7.5公尺

□時間行為

ο時間行為受文化因素的影響:喜宴

ο時間行為可以傳達與他人的地位關係

ο時間行為能夠傳達喜歡的訊息

 

□穿著

ο會因為衣著品味不同遭受差別待遇

ο穿著應配合情境

jot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□有效的溝通方法

ο積極傾聽

ο有效溝通的七個要點

 

□積極傾聽

ο傾聽的過程

   接收

   理解

   記憶

   評估

   反應

ο積極傾聽的技巧

   注意的技巧

   追隨的技巧

   反映的技巧

 

□積極傾聽技巧一:注意的技巧

ο涉入的姿態

ο適當的肢體動作

ο目光的接觸

ο無干擾的環境

□積極傾聽技巧二:追隨的技巧

ο使用開門器:以非強迫方式邀對方開口

ο基本的鼓勵

ο偶爾的詢問

ο注意的沉默

□積極傾聽技巧三:反映的技巧

ο簡述語意

ο反映情感

 

□有效溝通的七大要點

ο描述而非評價

ο具體而非模糊

ο試探而非確定

ο真誠而不操弄

ο同理而非同情

ο平等而非優越

ο正向而非負向

 

jot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□本章學習目標

ο知覺的意義與過程

ο影響知覺的生理因素

ο影響知覺的認知歷程之偏誤

ο過去經驗、個人角色,如何影響知覺

ο情緒的意義與內涵

ο適當表達情緒的優點及人們為何不敢表達情緒

ο適當表達情緒的方法

 

□知覺的意義與歷程

ο知覺的意義:知覺是指透過人的感官,不斷地接收各種刺激與訊息,並賦予刺激與訊息個人主觀的解釋

ο知覺的歷程     

1.產生感官刺激 2.織感官刺激 3.解釋─評價感官刺激    

□知覺的歷程─產生感官刺激

ο人體的五感:視覺、聽覺、嗅覺、味覺及膚覺

ο每個人感官接受刺激的能力並不相同

ο感官接受訊息的能力有限,一方面受生理條件限制,另一方面受個人心理因素影響,包括興趣、需求與期待

□知覺的歷程─組織感官刺激

ο接近法則 ο封閉法則 ο相似法則 ο連續法則

□知覺的歷程─解釋及評價感官刺激

ο刺激的解釋與評價受到個人過去的經驗、需求、願望、價值觀、信念之影響

ο對刺激的解釋與評價影響因素

           1.學習與經驗 2.觀點差異 3.動機因素

 

□影響知覺的因素

ο生理因素 ο認知歷程的偏誤 ο過去經驗 ο個人角色

□影響知覺的因素一:生理因素

ο視覺 ο聽覺 ο味覺 ο嗅覺

ο膚覺 ο其他生理因素:如疲勞

□影響知覺的因素二:認知歷程的偏誤

ο隱含的人格理論:

   指人的心中對他人的人格特質有一些預設

ο自驗預言

ο初時效應及近時效應

ο一致性:認知固著

ο刻板印象

ο歸因的偏誤:內在歸因與外在歸因

□影響知覺的因素三:過去經驗

ο過去經驗影響感官刺激的接收與分類

ο過去經驗影響知覺的評價

□影響知覺的因素四:個人角色

ο因角色不同對相同刺激有不同知覺與評價

ο子女房間亂:子女隨興、父母丟臉

ο鑽石:老婆:永恆愛情、老公:石頭

ο成績:學生:學分、老師:比較學習成果

 

□情緒

ο情緒的意義

ο適當表達情緒的優點

ο人們無法適當表達情緒的原因

ο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

□情緒的意義

ο情緒是指個人受到外界刺激之後,所產生的情感經驗

ο情緒具有四種成分:

1.生理的變化 2.非語言表達

3.認知的詮釋 4.語言表達

□適當表達情緒的優點

ο促進互動雙方的瞭解

ο增進互動雙方的關係

ο增進生理與心理的健康

□人們無法適當表達情緒的原因

ο社會不鼓勵表達情緒

ο缺乏表達情緒的能力

ο害怕自我揭露

ο擔心表達情緒會對他人造成傷害、損害關係

ο害怕無法控制情緒

□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

ο認清自己的情緒

ο為自己的情緒負責

ο選擇最佳時間和場合來表達自己的情緒

ο及早處理情緒而非累積情緒

ο清楚而具體地分享自己的情緒

ο其他處理情緒的方法:認知改變、轉移

jot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□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

ο自我概念與對他人信念

ο情境因素

ο個人特質

ο兩人之間相互配合因素

 

□自我概念與對他人信念

ο自我概念

ο自己對自己的看法

ο自己是人見人愛或自己是面目可憎

ο對他人的信念:你好     我好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好     我不好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不好   我好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你不好   我不好

 

□情境因素

ο接近性 

ο熟悉性

 

□情境因素一:接近性

ο「近水樓台先得月」表示時空的距離是友誼形成的重要基礎及對於伴侶的選擇因素

ο為何空間距離越近,越可能彼此吸引?

   一、雙方距離較近,彼此互動付出成本低

   二、接近可以增加獲得對方相關訊息

   三、接近較易產生熟悉的感覺,增加吸引

 

□情境因素二:熟悉性

ο對越熟悉的人事物越可能產生喜歡的感覺

ο曝光效應:常到課的學生老師印象越好

ο對自己的容貌:看相片先看自己

ο為何熟悉會增加喜歡?

   一、重覆出現增加辨識此人的可能性

   二、對一個人熟悉其行為較可預期

   三、對一個人越熟悉、相似感、產生好感

 

□個人特質

ο愉悅的人格特質 

ο能力 

ο外表吸引力

□個人特質一:愉悅的人格特質

ο每個人欣賞的特質不盡相同

ο受歡迎的人格特質:真誠、誠實、善解人意、忠誠、真實、可靠、體貼等

ο不受歡迎的人格特質:虛偽、慘忍、欺騙、說謊、卑劣、不真實、不友善、自大等

 

□個人特質二:能力

ο人們比較喜歡聰明、有能力、能幹的人,而較不欣賞平凡、庸碌或沒能力的人。

ο能力太好有時會造成他人的壓力

ο跛腳效應:能力很強或接近完美的人讓人覺得不舒服,降低被喜歡程度,但偶爾露出一些瑕疵、遭受挫敗或『凸槌』,會更受他人喜歡

 

□個人特質三:外表吸引力

ο外表美麗的人較受歡迎,互動過程也獲得較好待遇:學生時期、求職、升遷、犯罪者

ο為何外表如此重要呢?

   一、外表吸引力是社會讚許的特質

   二、人具有美即是好的刻板印象

   三、美麗具有散逸效果,即一個人擁有漂亮的情人或朋友,會獲得他人正向評價。

 

□兩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因素:相似性

ο相似性:相似的人比較容易彼此吸引。相似之處可能是在態度、價值觀、背景及人格等各方面

ο為何對於相似的人會產生較大好感?

   一、相似的人會支持自己的觀點,自己會有自信

   二、與認知系統有關,產生和諧、平衡感

   三、與期待─價值理論有關,關係成功高

 

□兩人之間的相互配合因素:互補性

ο異性相吸

ο人格外向對內向

ο身高天龍地虎配

ο支配他人與被支配

ο滿足彼此需求

ο自己所沒有的、達不到的

ο相互截長補短

jot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